水气并治济宁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

水气并治 济宁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
11月25日,济宁市政府办举办发布会,通报2019年以来全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。
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按照抑尘极限化、喷淋智能化、堆场车间化、车辆清洁化 四化 新要求,以港口码头扬尘管控工作线为主线,把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主责主业来抓,坚持水气并治、标本兼治,建构起一套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、市县一体、高效闭环的港航污染防治监管体系。今年以来,中心共派出检查组5573个,检查人员21992人次,检查港口14543家次,线上线下发现并整改问题26287个,挂牌督办13份,问责预警1份,由县(市、区)交通运输局行政罚款66.8万元。
完善体制机制,压实 三个
将2020年定为 港口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落实年 ,把落实企业污染防治主体作为贯穿始终的工作来抓,建立健全了资金投入、防污设施、创新应用、文化建设等13项主体体系。通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结对指导帮扶,不断压实港口企业污染防治主体。同时,与属地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以 会议联席、信息联通、监管联动、执法联合、整治联手、应急联步 为主要内容的联防联控联治 三联六要求 工作机制,在污染防治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,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。
坚持水气并治,提升整体水平
以 净化、硬化、亮化、绿化、美化 为目标,全市港口码头累计投入环保改造资金6.39亿元,配备了防风抑尘、洗车台、喷淋、雾炮、洒水车、清扫车等设备设施,推广堆场作业点雾炮控制、料口智能喷淋、传输走廊全封闭、落料口干雾除尘等先进环保工艺,强化扬尘治理管控。全市各港口码头150台环二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加装了颗粒物捕集器,并购置了不透光烟度计开展排放抽测。组织开展了 夯实月 、 提升月 、夏季攻坚、百日攻坚等活动,5、夹具本身没有固定的结构(如金属丝可采取缠绕方式夹紧,也可采取两个平板夹紧高标准推进了港口春季绿化,每季度开展港口 大体检 活动,排查治理环保问题隐患,港口的防尘抑尘能力显著提升。深入开展了以 十个必须、十个确保 为重点的水污染专项治理行动,确保港口 污水零排放 。建立健全了 格化实名制、分级分类差异化、考核排名、异地执法互查、 扫黑除尘 、督导检查、精准帮促提升 七大监管新机制,监管体系更加完善。
建设三级平台,强化线上监管
投资673万元,建成了全市 1+8+N 智慧港航环保监控平台体系,包含1个市级港航一级监控平台、8个港航二级监管平台和52个港口企业三级监控平台。同时,建立了闭环处置、考核奖惩、常态培训、数据分析、问题推送 五大运行机制 ,形成了 实时监控、联动互动、数据共享、齐抓共管 的港航污染防治新格局。自7月份平台投入运行以来,线上共发现并整改问题14229例,线上监管的 千里眼 作用有高速就没了低速或有低速就没了高速发挥更为明显,成为全市港口污染防治日常监管的有力抓手。
完善接收设施,突破监管难题需求重作履行
目前,全市配备流动接收船4艘,建设船舶污染物处理站3处,52家港口企业全部高标准建设了船舶污染物接转处设施,其中生活污水、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各52套、流动生活污水接收车52辆、船舶垃圾分类接收储存容器290个、船舶垃圾智能接收一体柜15台。创新制作了 鸭嘴型 快速抽油嘴,突破了含油污水接收 瓶颈 ,实现了含油污水接收 零 的突破,补齐了短板、弱项。借鉴生活污水 动静结合 的接收模式,指导港口配备了机动、灵活的含油污水流动接收车,打破了固定地点接收的限制,实现了港口前沿各区域的动态全覆盖接收。
来源:大众
万源市过滤网东营试验机
东丽区除沫器